社区 > 北京> 山不见我,我就去见山之川西“子龙秘境”

山不见我,我就去见山之川西“子龙秘境”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山不见我,我就去见山之川西“子龙秘境”

2024-11-01 22:28:03 10078

四天三夜的“子龙秘境”行程已经结束,小小作为战地记者已经回到北京搬砖。这篇游记也是写的断断续续,虽然过程中小杰哥、阿皓几次催促,但拖延症晚期患者的小小,再加上工作部门调整和跑马季,我的游记始终没有进度。终于十月的最后一天来了,再不交作业,小杰哥估计会从广州**过来揍我了。咬咬牙,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里,开始回味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老样子,写文章的目的是记录我们这一群人这一趟旅程的点点滴滴,也想为“子龙秘境”的驴友们一些建议(想看建议及花费明细的,请直接跳转结尾,因为中间都是我们这群驴友的欢乐)

接下来介绍本次子龙小分队7名队员:

1、本次活动组织者,户外超级大强驴“于大夫”;

2、活动总策划,后勤总指挥,最操心的小妹妹“空心”;

3、默默无闻,最有眼力见,本队颜值担当,“谭征”(也是强驴一枚);

4、185大长腿,抗高原抗高反,绝地反杀逃出倒数第二排名的“阿皓大厨”;

5、粤语好听,做饭好吃,本队主厨,广东“小杰哥”(去了很多地方的老驴);

6、浪迹川西许久,跟着绿水青山大哥浪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心爱大姨的“东哥”(东哥也是强驴一枚);

7、最后就是我这个啥也不会,啥也不行,吃饭第一名的菜驴“小小”;

现在跟着小小的视野转起来,目的地:成都东站集合

北京出发5人(于大夫、谭征、空心、阿皓、小小)G87( 7:00-14:32),请欣赏在路上的我们

阿皓和东哥的大包小包

漫长的7小时高铁,必须要感谢一下空心跑步的哥哥姐姐们,为我们的路餐准备了螃蟹、酱牛肉、大肘子、可乐鸡翅,路上有肉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姐姐们准备的所有肉肉都好吃,传言还有更好吃的红烧肉,作为河边跑步群编外人员,掐指一算,我有可能能品尝到】

高铁从北京西开始,直达成都东。路上的时间必须用来补觉和看沿途风景【带一个便携式充气的U形枕很有必要】。

空心、阿皓、小小坐在一起斗地主,不出意外,钱都被阿皓赢走了【赢了14块,买零食花了不止14块】;谭征昨天半夜2点才从深圳回到北京,就是为了这场旅行,路上除了吃饭大概率在补觉;于大夫应该是最健康的一个,他从车头转到车尾,都看了我们一遍,带的东西也最多,是我们这个小队伍的主心骨【户外经验最丰富,出去的最多,跑的最快】。

终于,我们到成都东啦!

东哥已经以前到了民宿办理好了入住,在痴痴的等我们,望眼欲穿(当时我们几个在拍合影)。话说我东哥在川西浪了很久了,小小高原,不在话下。今年看他朋友圈各种川西溜达,实名羡慕了。小杰哥还在飞机上,我们计划溜达溜达,一边等杰哥一边找吃的。

成都的小吃还是可以的,比如这个甜甜的没记住名字,还有烤苕皮,可以多买2份;鬼包子就算了把,个人感觉很一般。

建议大家去成都的建设路附近去吃(我们晚上吃的是串串,店的名字忘却了),买单之前看看有没有团购,会优惠些许。毕竟我是绿水清山大哥带出来的人,主打一个经济实惠又省钱,能不花钱就不乱花钱。

成都吃吃逛逛休整一天,第二天早上5点我们是包车去的解放一村。行程约4小时,包车费1500元,9座商务车,司机师傅人很好,车开的也稳【司机是提前报备给**,提前安排的】。但返程不太愉快和舒服,本来也跟这位司机大哥约好了回来的时间安排,说好出山给村长打电话提前安排司机,结果提前订好的司机没有出现,7个人的队伍被迫分成了2辆车,中间又**,300元/人,几经波折才回到成都。返程的具体金额和我们走过的坑,后面会具体说明,驴友们谨慎出现,合理安排。

下面请欣赏路上的风景,摄影师:阿皓。这里不得不感叹,中国基建真的很厉害!!!

在去解放一村的途中,我们买了进山的口粮和4天的路餐,采购地点是姑咱镇。镇上路餐其实没啥,建议买奥利奥和八宝粥,因为高原吃奥利奥,甜甜的,棒极了。这一次采购清单印在两位大厨脑子里,反正他们做啥我们吃啥,主打一个不挑食。这里夸一下东哥好眼光,青苹果比红苹果好吃;还要夸一下谭征,眼里有活,东西拎着;还要给驴友提个醒,油炸花生米卖我们20块钱一斤,有点坑,喜欢山上来一口需要花生米的建议大超市提前带好。

最后我们采购了腊肉、腊肠、猪耳朵、猪头肉、花生米、大米、油、调料、青菜、苹果、冬枣、酱板鸭、午餐肉、面饼……

总结:根据我们采购的东西来看,我们不像是徒步的,像是出来腐败的,不信的话,跟着我看看每天都吃了点啥。

下面请欣赏我们的大合照(此处缺少小杰哥开腾讯会议)

到了解放一村,村民们在村口等待驴友们的到来,住宿和吃饭都是按顺序分配的,有种农村合作社轮岗制的感觉。

我们的小桌子、气罐、刀具是直接寄到**家的,这里不得不说,这里**还是靠谱的,会提前去镇上把驴友们的东西取过来。

划重点:气罐务必买高原气罐;小桌子不必太大,背着太重了;刀具可以买便宜点的,次抛的那种!

很幸运,我们被分到杨大哥家。刚到家,杨大哥就给我沏茶,大姐把准备好的一大盘瓜子花生给我们端了出来,然后就忙活着去厨房给我们准备午饭。这里是烧大锅的,劈柴的那种,大姐炒菜的辣椒是从地里现摘的,土豆是自己种的,蘑菇是自己采的自己晒的。大姐在厨房忙活,大哥在给我们分配房间,妹妹(小孙女)在陪我玩。哈哈,没办法,小小是招小孩子喜欢的。

下午2点,我们吃到了大姐做的,有“家”味的农家菜,简简单单却吃的很舒服,大姐把家里仅剩的牦牛肉给我们烧着吃了,好吃,超好吃。

吃完饭,和杨大哥沟通了一下行程和时间安排,杨大哥会牵着马,陪我们走完全程。我们7个人,用了3匹马,包括出山的大概时间,出山后吃饭问题,都跟大哥和大姐沟通确认清楚了。我们进山是包车到养猪场,一辆车260元,我们7个人2辆车。如果走的再深一些,大概一辆车500元,具体要跟当地的村民再沟通和协商。

因为是第二天进山,所以吃完午饭,我们去溜达了一下。这里的河水是淡绿色,河面上还漂着一层薄雾,原谅我这个文科生不晓得是什么原理,只觉得雾蒙蒙,很好看。

阿皓个子高,从树上摘了成熟的核桃,敲开给我们吃。(知识点:核桃外面的绿皮搞到手上、衣服上很难洗,请慎重摘核桃)

这是我们入村适应高海拔的第一次小溜达,主打一个放松。

半夜就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哗哗啦啦。我和空心上厕所,还被小杰哥吓到,他走路没有声音,要不是他做饭好吃,这里就要黑他了。哈哈,小杰哥看到不要打我,我还想半夜12点去广东吃猪杂面。

这里还要提一嘴沙子大哥给的假药,说好安眠药吃半片,防止高反睡不着,或者睡得轻,入睡困难的。结果,我和空心一人吃了一片,越聊越精神,完全没有睡意。要不是第二天要爬山,我觉得我俩能聊一晚上。【出来以后我就跟沙子大哥反应药效的问题,结果沙子大哥自己试了一下药,导致第二天睡过了,上课迟到,哈哈,这是后话】

接下来,“子龙秘境”,我们来啦

第一天 初识秘境

哼着小曲,坐着颠簸无比的面包车,偷偷拍了合影,请看我东哥,于大夫的囧照。

我们是养猪场出发。一转头,看到了穿上藏袍的马帮杨大哥,哇塞,好帅,瞬间空心和我化身小迷妹,赶紧抢着跟杨大哥合影。

行程正式开始,我们拍完合影出发喽。

进山啦,行走在漫画里

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苔藓,翠绿的乔杉,还有长长的“山挂面”。

昨晚下过雨,路上有很多水坑,像极了小时候村子里的土路。

于大夫开开心心在后面摘蘑菇,各种各样的蘑菇,树洞里的也不放过,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山里也没有网。鉴于于大夫浪迹户外多年的经验,信誓旦旦的说:“咱们不认识,马帮大哥认识啊,问问他就好了”。非常有道理的样子,我就开始跟着摘起了蘑菇,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避坑,我们摘的蘑菇都不能吃(白瞎了于大夫和我一路撅着屁股找)。

我们这群人是去年七藏狗加今年恩施的混合队伍,此时,我对大家的体能还没有清晰认知,我当时就想,去年扎尕那我是倒数第二,今年,我都越跑50公里了,我还不能杀进前队么?嗯,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还是在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之间徘徊。空心安慰我说,今年出来的都是大神,你比去年强多了。作为小姐妹,甜心总是很温暖。

在挂满“山挂面”的秋色里走着,宛如迪克牛仔一般。

在山里,我们在不停的过河,过河,过河……

谭征过独木桥

于大夫跳跃式过河,小小小心翼翼过河

东哥弯腰过河

小杰哥稳稳过河

大神是像下面一样飞过去的

大河弯弯向东流,就是这么牛

又在过河

阿皓这张照片很有迪克牛仔的感觉,还是过河

第一次遇到沼泽地,看到了大牛头,大家兴奋的在这里合影。

再往深走,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这里为什么叫“子龙秘境”。青苔铺满地上,这里有粗壮的长满绿茸茸的大树,树上还挂着“山挂面”,像极了《魔戒》中绿色而又神奇的森林。我跟于大夫在青苔上踩着,快走,一路颠着,感受着脚掌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受着地面带给我们回弹,很舒服。这种感觉大概和北京松树林下铺满松针踩起来的感觉类似。

秘境穿完,开始爬升,路上天渐渐放晴,谭征拍了好多大片,有风景,有人物,请欣赏。

小杰哥开始说我拍照乱七八糟,技术不行,本来我还不服。写游记看到别的照片才发现,嗯,他说的是真的。

我和空心也兴奋的来了合影。这是我最干净的时候,出山之前,我就再也没有洗过这张老脸(遗忘不在,没人督促,习惯性偷懒)。

于大夫一边等我们一边在摘野草莓,酸酸甜甜,留给第一天略有高反的我,还有高反有丢丢严重的阿皓、小杰哥。两位厨师“小杰哥”“阿皓”,虽然高反,但是按着自己的节奏在慢慢追赶,毕竟,前面几个人等着他俩做饭。

我的垃圾袋里装了好多蘑菇,一个都不能吃

空心和谭征在有说有笑,大概是在回忆去年七藏沟的故事……

回头看看大家都爬到哪里了

小杰哥一脸生无可恋,被提醒以后挤出一个笑脸(小杰哥的内心:你们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

我们的营地扎在一片离河很近的岸边,取水洗菜很方便。

阿皓高反有点厉害,第一天脸色有点苍白,吐了,晚饭也没吃多少,第一天晚上大厨--小杰哥。配菜空心,主食于大夫,杂役谭征(哪里有活去哪里,主打一个眼里有活),洗菜小小,其他打杂,东哥。杨大哥也把大姐给他带的菜和干粮都贡献给了我们。

这张照片真不是黑我东哥,我主要是想表现阿皓高反的状态,真心不黑我东哥。

欣赏第一天晚餐

第二天 翻越垭口4800,只为看一眼海子

第二天,距离很短,但是要翻越4800的垭口,我的速度明显下来了,但是我还不自知,迷之自信。

同行的重装大佬们一会就超过我们了,哎,在大佬面前自愧不如啊!

在垭口,雾就起来了,啥也看不见。垭口一群来自河南的重装大佬们在休整,还兴奋的唱起了国歌。

翻过垭口,是碎石路。我大概率是有进步的,扎尕那的时候,我是腿抖屁降的,现在是正常走。于大夫不愧是大佬,一溜烟就跑到一个我完全不能启迪的位置,特别丝滑。

下到一半,海子闪现,哇,好美

我们几个兴奋的去拍照

小杰哥此刻的内心:又得去做饭了

因为路程很短,我们很快就在海子边上开始扎营。昨天睡河边很湿,趁着有太阳和风,赶紧晒晒地垫和睡袋。这里夸一下营地,村长在这设置了救护站,有村民值守,里面准备了氧气罐和必备的高反药,是这趟旅途中不得不特别点赞的地方。另外营地建了简易厕所和垃圾站,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是很到位的(虽然简易)。

阿皓、谭征、于大夫收拾的快,已经在看海子ing

帐篷扎好,天幕搭好,我们开始准备晚餐。此时,天空突变,下起了雨夹雪,草地上很快就白茫茫一片了。此时的海子上飘着雪花,海子由近到远好几种颜色,很漂亮。

但其实此时对于下碎石路的驴友并不友好,会湿滑,也会寒冷。下着雨夹雪,搭帐篷其实也不好操作,帐篷、睡袋可能也会是湿的,这种天气很容易湿温。

阿皓高反状态好很多,但主厨依旧是小杰哥,请欣赏我们的晚餐。

不知道是天气冷还是啥原因,我发了一晚上烧,喝光了我的水还有空心的水。空心缩在睡袋里,只露出大大的眼睛,像个小仓鼠,甚是可爱。这一晚上很难熬,早上高反轻的其他人主动去做饭收拾东西,我赖在睡袋里久久爬不出来,是真的头疼。我心想,完犊子了,这一年白练了,又高反拖大家后腿了。做好早饭的空心喊我起床,我出来以后直接找马帮大哥,大哥给了我氧气、布洛芬和头疼散,我只吃了布洛芬。

收拾帐篷和公告物资,都是空心、于大夫、谭征、东哥他们几个善后,小杰哥、阿皓还有我,被安排早早出发。我知道,这何尝不是这群队友对我们弱驴的照顾。

第三天 下陡坡,20公里密林穿行

吃过药以后的我,和两位大厨先行出发(因为走的慢),留下来的是于大夫、谭征、东哥、空心在收拾物资、帐篷,善后。在我举步维艰翻阅早起垭口的时候,再回头望一眼海子和忙碌着善后的小伙伴,真的从内心感谢他们。

爬坡的过程总是很难,爬着爬着我开始出汗,想喝水,这个时候大概是高反消退了吧。垭口过后是一个巨大的陡坡,如果按去年扎尕那我的状态,此刻我应该屁降吧。但是这次我可是没有,走的比上次稳多了,其实一年多的锻炼我的进步还是很大的。这里我不得不说,于大夫是真的快,眼看着他下坡小跑,一溜烟就要看不到了。空心下山速度也是很快,小短腿一捯饬,麻溜的就去前面了。实名羡慕这些大佬们!(当然东哥、谭征也很快)小杰哥、阿皓、还有我,最早出发,又在最后,以后请叫我小小收队(收自己)。

天又起雾了,原计划的瀑布没有看到,只能继续前行。

我们的马帮杨大哥很照顾我们,给他也配了对讲机,在迷雾中给我们指挥路线。又开始下小雨了,淅淅沥沥,我们一群人在雨中穿行。海拔由高到低,景色也由高原草甸变成“子龙密林”、灌木林、各种过河。

欣赏一下杨大哥过河的英姿(视频找到后上传)

阿皓下半程发力,越走越快,已经不是忘了他的身份……

这里插播一个于大夫教我的户外常识:如果轨迹不清晰,注意看脚印或者泥巴来分辨方向,当然牛粪、马粪也是一个很好的识别方式。

第一梯队安全到达扎营地,又一个养猪场(第一梯队应该是阿皓、谭征、杨大哥和他的马)

第二梯队安全到达扎营地,东哥、于大夫、小小

第三梯队安全到达扎营地,空心、小杰哥。

小杰哥到了,可以做饭了,哈哈,大厨不来,没得饭吃。这里夸一下阿皓,他已经溜得飞起,已经完全没有了高反的现象。

杨大哥请我们大家喝了可乐,这是来自高原的宴请,感谢杨大哥!我们几个晚上决定睡大通铺,50元/人,不用搭帐篷了。谭征和于大夫去隔壁的废弃猪场睡了,因为他们了解大通铺的感觉。果不其然,半夜的呼噜声此起彼伏,我挨着空心只想笑。

晚餐来啦,感谢主厨小杰哥!

吃完晚饭,当然是烤火啦,讲八卦,烤手,烤脚,烤袜子……

第三天我们走的距离最长20公里,好在下降,大家状态都很好。

第四天 爬雪山,再见,子龙秘境

夜里似乎小雨一直没停,早上还在淅淅沥沥的下,出门偶然间抬头,透过雨水浸湿的木篱笆,我看到了西方小瑞士感觉一样的雪山一角。

恢复状态的阿皓做了早餐,不得不得说,阿皓炒的馍片真是香(因为太好吃了,没顾得上拍照)。

我们把能放下的东西都留给养猪场的大哥了,最后一天轻装上阵。杨大哥早早嘱咐我们,走慢点,因为上面爬山400还是挺陡的。果不其然,第一个大坡确实让我们有点喘。先走的还是我们三,很快又被反超……最后小杰哥屙一泡屎的功夫,我们看到了迷雾过后的雪山尖尖。

是的,没错,我们爬了雪山。

此时此刻,阿皓已经完全恢复状态,队尾只剩下小杰哥和小小,难兄难妹组合,收队最佳人选,重要的人都压轴(反正我两最后)!

下雪山了,摔屁墩了,空心来一个,谭征手速太慢,没拍到;东哥笑的最灿烂,东哥也来一个。小杰哥说:东哥这一路开挂,本来直达人生巅峰,可以吹好久的牛,结果一个屁墩,毁了一路英明。

下山的路一点也不好走,此刻清晰的认识到一双防水登山鞋的重要性。下山的路和泥泞,我暂且亲切的称我自己为泥腿子,因为鞋上得有2斤泥,又滑又沉,也不知道前队怎么走的飞快的,我只觉得不摔跤就阿弥陀佛,鞋子能从泥里拔出来就万事大吉。

啥也不说了,看照片吧!

出了山,喊了司机师傅过来接我们到大姐家,大姐提前给我们准备了饭,跟杨大哥喝2口,这一路感谢杨大哥照顾,感谢大姐给我们准备丰盛的午餐,感谢杨大哥一路照顾。

大姐家自己晒的蘑菇还要给我们带一些,可惜我不咋会做饭。走的时候,大姐拉着我得手,眼里含着泪花,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下次来直接来她家,她舍不得我们,妹妹(孙女)也舍不得我们。大姐,有机会我们还会再去的。

“真诚”真的是永远的必杀技,感恩,感谢。

吃饱喝足,返程,回家的回家,出去浪的继续!

说一下回去车程的安排。空心、于大夫先下山,老早就联系**安排返程车(上山之前也有跟司机和**沟通),结果被告知没车,要等包车的话晚上6点,而且态度有些不好。没办法,只能按人头拼小车300元/人*7=2100元。【原来是1500元包车,214元/人】

原来大家坐一辆车,路上聊聊天,有说有笑;现在被分成2个车,并且中途还被换了一趟车……这里给驴友提前交个底,来回往返的车辆务必提前安排好,因为跟我们一起拼车的小伙子大概率是赶补上火车的。

回成都,洗澡、洗头、洗衣服,吃完烧烤一行的小伙伴就各自分开。

于大夫回北京陪媳妇,小杰哥回广州陪媳妇,东哥回老家相亲,谭征去贵州接着浪……

下面是我们的行程安排和花费明细,仅供参考。

后传

子龙秘境最好好的季节是十月下旬,那个时候入秋的子龙秘境是彩色的,是五彩的。

下面的照片是杨大哥二次进山送个我们的福利,后面的秋景是十月末,杨大哥现场拍的。时间足够充裕的驴友,建议十月中下旬去,你会收获不一样的美景。

1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漠小小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漠小小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