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登封> 2025-05-06达摩祖师像—三皇行宫—三皇禅院—瑞应峰—悬天洞仙人洞—卓剑锋—书册崖—望洛峰—西大脊环线

2025-05-06达摩祖师像—三皇行宫—三皇禅院—瑞应峰—悬天洞仙人洞—卓剑锋—书册崖—望洛峰—西大脊环线
中岳嵩山以河南巩义、登封、偃师交界为界,以东为太室山,以西为少室山,嵩山有72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36峰。两山山体内多呈锯齿状山岭和尖锥状山峰。嵩山主峰地区受构造运动所致,诸峰在400米标高上拔地而起,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1.73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嵩山人文景观众多,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少室山的怀抱。
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名字由来已久,与大禹的两位妻子涂山娇、涂山姚有关。
传说中,大禹化身大熊治水,他的妻子涂山娇怀胎十月即将临盆,给丈夫送饭时,过于思念丈夫,不顾叮嘱,放下饭食回头观望,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便将姐姐涂山娇住的山命名为太室山,妹妹涂山姚住的山命名为少室山。其中,“妻子”是“家室”“内室”的意思,“太”为大,“少”为小。
另外,在太室山建有启母庙,少室山建有少姨庙,也是为了纪念这两位夫人。这些传说和故事,为太室山和少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文化底蕴。
今天我走的路线就是穿越著名的少室山三皇寨,是嵩山景色的巅峰之处,精华所在。
嵩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亦名“九顶莲花山”或“御寨山”。少室山包含的三十六峰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有猴子观云海、少室秋色、云峰虎啸、三仙石、石笋闹林、少室晴雪、忉利天池等景点40余处。
三皇寨位于少林寺西南,它是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自然环境、地质地貌独具一格。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三皇寨林木繁盛,品类繁多;地质类型齐全,岩龄古老,构型奇特,发育完整,裸露良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远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多种地貌,被地质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

导航少室山达摩祖师像,到了路尽头是个岔路口,往下拐一点,可以停在路边树林。沿着新修的路走,是个废弃的村庄,遇到向上的岔路上行,上面是一片麦田。此处距离起点0.63km 当前海拔575m,此路口就是往上的岔路口。

过去麦田,进了一个铁丝网门,是一大片很有特色的风化砂石路,走到此处,距离起点1.27km 当前海拔655m,有个岔路口,往下走。

距离起点1.38km 当前海拔658m,远眺少室山三皇寨景区,在这里,☀下午合适的时间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景色(要守候最佳时间,季节不同时间不一样,冬天是4-5点,夏天应该晚一些,冬天没有绿树,视野开阔,会更加壮观)。

网上截一张照片,视频截取,质量不佳。冬天好几次早上去这条线路,三个多小时就下来了,下来一点多,都没有等,哪天把控好时间过来看日照金山!以前就在南太行关山看过。

距离起点1.75km 当前海拔660m,此处岔路口左右都可以到景区,我这次走的右侧,比左侧的路感觉好走,到达的位置是好汉坡快到三皇行宫的台阶处。

距离起点1.97km 当前海拔711m,走到此处,右侧能看到景区停车场。

距离起点2.13km 当前海拔764m,看到景区步道,往上走。

距离起点2.17km 当前海拔779m,走一小段台阶,就到了古朴低调的三皇行宫。并不金碧辉煌,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距离起点2.18km 当前海拔784m,回望下面的好汉坡。这样的陡台阶上面其实还有很多段。

距离起点2.19km 当前海拔787m,这里就是如果野线走左侧岔路到达的位置。

距离起点2.27km 当前海拔816m,三皇寨红叶久负盛名,霜降前后是三皇寨一年中最美的时刻。

距离起点2.27km 当前海拔816m,登天梯,这是通往南天门的陡峭台阶。

距离起点2.31km 当前海拔829m。千尺壁的岩石是古代嵩山群底部的层后石英岩,坚硬如铁。少室山在中岳运动之后,形成一个倒转的同斜褶皱,这一翼正好是倒转翼。千尺壁西倾,西侧深谷中的岩层是新太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比千尺壁的石英岩年代老了5亿年,现在却好像覆在石壁之上。千尺壁刻字的斜面虽然面对蓝天,实际上是石英岩的底面。造成这种“颠倒”的正是中岳运动的巨大神力。

距离起点2.33km 当前海拔835m,陡台阶继续。
三皇寨坐东朝西,背靠少室山,三面环峡谷,东有大仙沟,西接挡阳山。少室山山体陡峭险峻,山顶有些地方宽阔平坦,形似寨子,故因此得名大寨、小寨、三皇寨。三皇寨北、东、南三面群山环绕,西面则群山苍翠。

距离起点2.36km 当前海拔849m,在三皇行宫西,有一“龙脊峡”。峡南北向,深不可测,唯见林海苍茫,鹰翔脚下。东坡为高耸入云的千尺壁,石壁平整如镜,微向西斜,仰望石壁,有“苍山林海”四个大字刻于其上,笔画苍劲有力。

距离起点2.38km 当前海拔859m,远眺对面(西)的山峰,除了发白的不是少室山其他都是,依次是登封挡阳山,少室来仙峰、灵隐峰、香炉峰、系马峰,挡阳山紧挨着少室山,奇怪不属于少室山,据说挡住了东边的日出而得名。这几座山峰除了挡阳山和来仙峰去过,其他山还有待日后探索。

距离起点2.48km 当前海拔915m,随着海拔的升高,山景也越来越美。一面岩壁镌刻着“八步平”几个大字,毫无疑问,只有这八步是平地,转弯过去又是攀登的陡阶梯。山道险峻,许多阶梯都是凿石而成,紧挨着岩壁有粗大的链条,游客只能亦步亦趋,山风渐烈非常凉快。

距离起点2.48km 当前海拔915m,长长的陡台阶。四月份10次爬山没有白爬,拔高都不小,这次爬山觉得很轻松,上台阶登山杖都用不上,扛在肩上,忘带护膝了,下台阶用杖缓解膝盖的压力。

距离起点2.53km 当前海拔931m,南天门到了,说明到三皇禅院的拔高路走了一半。

距离起点2.54km 当前海拔937m。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山的品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乐山之磅礴之势,乐水之变幻无穷。转过南天门,是一段相对轻松的缓坡,山姿已变换了模样。一面石壁上刻着“猴子观云海,石林朝青天”,哈哈,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念“天青朝林石”?

距离起点2.55km 当前海拔944m,期待下雨前走一次这个路线,看壮观的云海。黄山也有著名的猴子观云海,那只猴子在山顶。这里的猴子是望洛峰快到山顶前侧的石猴,它蹲坐着俯瞰世间众生。上面的图片点开放大,能看到一只石猴。下图我放大了,圆圈里就是。

总感觉这就是《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当年吴承恩为了写这部巨著,寻访了唐僧的足迹,来到他的出生地——郑州巩义,寻访了当地的石窟寺(唐僧出家之地),并且在当地群山环绕的慈云寺住下写《西游记》。当年唐玄奘取经回来,奉旨重修了慈云寺,并在此开演佛法。吴承恩根据寺院五十三难的故事为大纲,和周围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地名,整理编写出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记》。当地有个人研究了几十年,整理出论文,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被北大破格录取。所以在《西游记续集》里出现了慈云寺。
嵩山就在登封,巩义,偃师交界,望洛峰上的石猴千百年来一直端坐着,看云起云落,俯瞰着洛阳。而嵩山更有大禹的传说故事,他的儿子启就是剖石而生,跟孙悟空的出生何其相似!而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又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并且只听从孙悟空的命令,以前不明白,现在连起来想想,莫不是见到老乡了?
地质专家说,嵩山少室山有个镇猴石,产状近于水平的石英岩,犹如人工堆砌的巨崖。猴王的身体被压在崖中,只露出了猴头。嘴紧闭,眼睑低垂,一脸的无奈。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大叫出来——孙悟空被镇五行山!而在嵩山地质公园东北部有个地方就叫五指岭,像五根手指直插青天,属于巩义,距离慈云寺也不远。
而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太上老君想重新炼化他时,书中出现了这段描述:“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
孙悟空的身体其实是一颗摩尼珠,也就是佛宝舍利。
再联想到释迦摩尼佛涅槃时,弟子从他火化的灰烬中,找到了1颗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而孙悟空得道后,身上也恰好依附着84000根毫毛,不怕火烧,不怕雷击,这是巧合吗?
嵩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达摩祖师曾在此面壁,首传禅宗。嵩山其周边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昌盛之地,中国第一座寺院就是在附近的巩义慈云寺,被称为“释祖”。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有理由相信,孙悟空的原型就是望洛峰的石猴。有没有跟我有同样想法的驴友?
询问了专家,他回复镇猴石就在书册崖,那就是紧挨着望洛峰。感觉又确认了,下次再去三皇寨,我一定要慢慢走,仔细观察。

石猴所在的山是望洛峰,在少室山梯子沟顶分水岭的东边,海拔1393.8米。它宛如一位优雅的仙子,静静地伫立在天地之间,守望着远方的繁华与沧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望洛峰上,金色的光辉逐渐蔓延开来,照亮了它那陡峭的山势和层叠的岩石。这座山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望洛峰。顾名思义,在此峰西顾,便可眺望到洛阳那座古老而神秘的都市。
楼异在《三十六峰赋》中写道:“西望洛邑,郁千宫兮。”想象一下,站在峰巅,极目西望,那遥远的洛阳城仿佛近在咫尺,千宫万殿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那是怎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啊!

距离起点2.65km 当前海拔998m,三皇寨禅院到了。

距离起点2.67km 当前海拔1006m,三皇寨禅院如同一位隐士高人,静默地矗立在山顶上。不对外开放。
相传三皇曾在三皇寨安营扎寨。关于三皇的身份,一说为中国古代的天皇、地皇、人皇三位帝王,此为普遍认知。另一说则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三人,此说映射了中国原始社会初期用火、农耕及利用中草药治病的文明进程。
曾经三皇寨并不广为人知,原因有二:首先,三皇时代远早于佛教、儒教、道教兴起,当时尚无文字记录;其次,三皇寨隐匿于峭壁密林深处,其险峻远超华山的千尺幢,难以被世人轻易发现。
正因这份险峻,它成为了许多人的避难所。据《登封县志》记载,金宣宗完颜殉(公元1213年)在躲避元兵追击时,曾藏身于此,后此地被尊称为御寨。这也是少室山又名御寨山的缘故。

距离起点2.68km 当前海拔1012m。就地取材利用少室山特有石材建造的三皇寨禅院古朴祥和,自带仙气。
“嵩山三皇寨禅院”,与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合署,由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31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19代堂众、少林禅武医第18代传人“释德建(号合一)”主持。其宗旨是以少林寺文化精髓为内涵,以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为基础,以雄厚的学术研究力量为依托,发掘、传承、弘扬少林寺禅武医传统文化。
三皇寨禅院是一座融合魏、唐风格的现代建筑群,其主体建筑以三皇殿为中轴线布局,周围环绕着山门、客堂、瑞相馆、禅塔、钟鼓楼、文殊殿、观音殿、普贤殿、无量圣殿、一乘堂、达摩堂及洗心地等建筑,并设有嵩山禅武医研究院。
三皇寨禅院原有道院两处,有三皇殿、盘古洞、观音殿等30多间,碑碣多通。庙院始建于何时无从查考。从现存一些碑刻,可知清至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并金妆神像。
三皇殿内塑有三尊高大三皇金身,居中者便是伏羲氏;左者怀抱谷物,乃是尝百草、种五谷、教民农桑的炎帝神农氏;右者皇冠顶戴、端庄魁伟的是黄帝轩辕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
而如今乃大德高僧释德建大和尚在此参禅悟道,渡化众生,传承少林传统文化禅武医。

距离起点2.73km 当前海拔1036m。这是三皇寨禅院禅塔。
三皇寨得名于人们为纪念天皇、地皇、人皇这三位人祖在嵩山地区开创天地的功绩。其所敬奉的神灵超脱于儒、释、道三教之外,专以人祖为信仰核心,虔诚供奉。

距离起点2.76km 当前海拔1049m,在三皇殿一侧,有《重建三皇殿记》的标牌介绍,说是古时这里就有三皇大殿,内供伏羲等三皇,后因年久失修倾塌,唯存残垣断壁。2011年,三皇寨禅院住持释德建在修建禅院之时,重建了三皇殿。

距离起点2.81km 当前海拔1063m。三皇寨就在瑞应峰下,向上攀爬可上宝珠峰,那是嵩山难度很大的路线之一,十几年前我跟几个驴友曾经反穿过宝珠峰,那天风很大,当时不像现在有一些固定绳子,难度大的惊人。
瑞应峰海拔1018.5米。在太室山高峰林立中算不得出众,相传有神人在其山峰上,遍身红色。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瑞应峰》诗中写道:“芙蓉削玉一峰青,上应天垣会景星;家国祯祥何所兆,须知山韵比河清。”
南岳衡山也有一座山峰跟它同名,但是相比之下,无论海拔、景色和险峻程度都差远了。

距离起点2.98km 当前海拔1062m,悬天洞,是一个高悬于崖壁的天然石龛,这里的山石是石英岩,一组水平节理的岩体与两边的岩层垂直,成切割状,后岩石崩落,形成凹槽,悬于半壁,造物主鬼斧神工,出手不凡。沟壑中架起一座石桥,通向对面的山体,这样很长一段爬山中数次回眸都能看到悬天洞,只是移步换景,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距离起点3.02km 当前海拔1059m,仰拍悬天洞。

距离起点3.02km 当前海拔1059m,离悬天洞不远有个仙人洞,红漆剥落不明显。这两个洞应该都是古人修炼的地方。

距离起点3.06km 当前海拔1053m,到这座桥边,能看到峡谷里有明显的野线痕迹。

距离起点3.12km 当前海拔1044m。抬头一看,一个蜂巢就像一只大眼睛深嵌,岩石如同一只昂首的海豚。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亿万年前,这里曾是深邃的大海,经过数次地质变化,山岳隆起,这只大海豚也被抬升,化身巨石。

距离起点3.13km 当前海拔1042m,通往一线天是一条转山路,步道沿着山腰开凿,望见对面山峰的栈道,上下腾挪,游人其上,细小如蚁。巉岩嶙峋,峥嵘崔嵬。山景佳绝,我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慢慢欣赏。

距离起点3.13km 当前海拔1042m,这里的一线天不太惊艳,嵩山真正的一线天在嵩阳景区的卢崖瀑布景区。

距离起点3.20km 当前海拔1035m,帚状节理是如扫帚状一端收敛,另一端散开的一组节理,属于一种地质构造。

距离起点3.20km 当前海拔1035m,帚状节理。

距离起点3.21km 当前海拔1036m。俯瞰刚刚走过的路,在三皇寨游览就这样,拍照无法横屏,拍不全,人就在雄伟的山中,眼睛看到的却拍不到,竖屏或远离后俯拍,也只能拍出山的十分之一的巍峨和秀美。

距离起点3.23km 当前海拔1040m,回眸,悬天洞被飞来石挡住了。

距离起点3.29km 当前海拔1053m。过石门,穿巉岩,几处直角转弯,容不得半点分心,否则就会碰头磕脸。

距离起点3.31km 当前海拔1061m,一路上台阶基本都这样陡,窄,需要上面游客走过才能继续。一路上扛着登山杖上台阶,不时有人惊呼:天啊,你怎么不累,还不用登山杖,是不是经常爬山?我谦虚地一笑:锻炼肌肉力量。

距离起点3.35km 当前海拔1068m,回望三皇寨禅院,眺望挡阳山,嵩山来仙峰、灵隐峰……

距离起点3.39km 当前海拔1076m,到了三皇寨,突然觉得国画真了不起!如果把照片变成黑白,调整对比度,就是一张国画,各种笔锋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距离起点3.51km 当前海拔1084m。通向吊桥之路比较峻险,上去后,是一座深灰色的吊桥,高高的防护网可以确保大风时游客的生命安全。

距离起点3.54km 当前海拔1089m。吊桥在风中摇晃,我在小心翼翼地穿行同时,也不忘饱览山景,一片片巨大的白色直岩插在岩缝中异常醒目。嵩山地区的岩石大都是距今24亿年的元古石英石,在距今18亿年左右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原本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旋转,形成这样纵向的节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距离起点3.55km 当前海拔1090m,原来这座桥叫过涯吊桥。是涯,不是崖。涯本义是水边、岸,引申指边际、极限或区域等。从桥上走过去,是上行去三皇寨禅院,就像悟性从人生一个阶段上升到另一个阶段。也有有过必改,回头是岸的意思。

距离起点3.57km 当前海拔1095m,过去吊桥就是嵩山祈福台。

距离起点3.61km 当前海拔1096m,天上客。我想,这个客不单单指游客,也包括徐霞客。在天启三年(1623)二月,他开启了嵩山七日游。他的游记描写了嵩山的秀水、怒石、奇树、险境,并重点描述了石淙河、卢岩瀑布、汉封将军柏以及太室山、少室山下山时的险境等,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步道,他在连天大峡谷还迷路了。

距离起点3.71km 当前海拔1100m,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象鼻石。

距离起点3.71km 当前海拔1100m。对面一具外形很像大象头部的岩石突兀眼前,仿佛真有一头大象在伸长鼻子低头吸水,它好像卡在里面,无法通过逼仄的缝隙,只能把鼻子伸出来试探。

距离起点3.89km 当前海拔1063m。中岳运动的命名者,张尔道。

距离起点4.02km 当前海拔1024m,卓剑锋这三个小红字很不显眼,在连天大峡谷桥底仔细辨认才能发现,没有下去打卡拍照。

距离起点4.02km 当前海拔1024m。连天大峡谷呈东北-西南走向,两边几乎直立相对,谷深400-560m,谷中云雾缭绕,充满神秘。从谷口可以一眼望见谷垴的卓剑锋。南北两坡直立相对,峡谷内云雾翻腾,充满了神秘气氛。
卓剑锋东是玉皇沟大峡谷,峡谷弯曲,长3500m,谷深200-350m不等。东口叫“吸风口”,人行其间有吸风拔气望而生畏的感觉。西口叫小寨口,直通山顶大寨东天门。
连天大峡谷和玉皇沟大峡谷的形成与燕山运动有关。燕山运动在嵩山形成了方向为北西—南东和北东—南西的两组节理裂隙,这种裂隙在以后的长期外应力作用下,使岩石的连续性遭到破坏,逐渐发展成今天风景如画的两条大峡谷。

距离起点4.21km 当前海拔996m。对面的山拍不全,无论横屏竖屏,眼睛看到了雄伟,看到了秀美,但是拍不出来。

距离起点4.38km 当前海拔993m。从连天大峡谷谷口向东望去,一峰像一把宝剑更像一位巨人孤立云表,是卓剑锋。少室山36峰之一,海拔1495米,和最高的连天峰只差17米,它亮剑般地扼守在连天大峡谷的尽头。仔细观察那位巨人竟显示出一僧一道两个形象,南边的似摩顶法师,北边得像束发道长,是两人相背而立,还是一人两形?

距离起点4.61km 当前海拔994m,嵩山揽胜。

距离起点4.67km 当前海拔1008m,嵩山石笋,从高空俯瞰,这里像巨大的白色石笋。

距离起点4.68km 当前海拔1012m。山云压顶,石林兀立,奇峰接天,枯松倒挂,天梯相接,石栈钩连。云石之间的嵩山,终于亮出最美的风姿-书册崖。片片岩石像巨大的书籍,排列整齐地插在天地的书架上。如果它真的是书,那一定是地质的史书,皇皇巨制,记录着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
书册崖、卓剑峰,天地用独特的方式打造着最美的书剑故事,不录恩仇,只有满目青山……

距离起点4.71km 当前海拔1012m,书册崖介绍。其实嵩山很多地方都是小书册崖,都是类似这样挤压的书。

距离起点4.73km 当前海拔1013m。回望书册崖,又像无数双合掌的手。
望洛峰西南竖直而立的岩石呈层叠状,似石林,人称“少室石林”。这些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挺拔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山峰;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有的像沉思的老者,默默注视着世间的变迁。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时间的艺术。

距离起点4.80km 当前海拔1025m,栈道。
1986 年,在峰下开辟了悬空栈道,如今已成为登少室山三皇寨北侧的通道。走在栈道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身旁是陡峭的山峰,心中既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又感受到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这条栈道,仿佛是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隧道,引领着人们走进历史的深处,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距离起点4.91km 当前海拔1030m,望洛峰三个大字似龙飞凤舞。

距离起点4.94km 当前海拔1038m。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望洛峰》诗中写道:“凭高懒上三山顶,望远偏惊两月空;试向此间登眺处,洛阳形胜在嵩中。”诗人站在这峰巅之上,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以至于忘记了攀登其他山峰的想法。那遥远的洛阳城,其壮丽的景色仿佛都融入了嵩山的怀抱中。

距离起点4.94km 当前海拔1038m,在书册崖回廊极目可见右侧山脚下”望洛峰”三个字。我小心翼翼下了回廊前去打卡拍照。正面看望洛峰,山势险峻,不可攀登。

距离起点5.01km 当前海拔1044m,过去回廊和商店,就到了卫生间,这里就是下山野线的入口。如果没去过少林寺,可以沿着步道继续往前,游览完毕再返回这里或者打车回停车点。

距离起点5.09km 当前海拔1030m,到此走右边。

距离起点5.84km 当前海拔917m,野线一路都是这样的树林,很凉快,难度很小。

距离起点6.68km 当前海拔750m,到此走右边。

距离起点7.61km 当前海拔615m,跟两个下山的驴友一起发现几丛野生仙人掌🌵。

距离起点7.77km 当前海拔592m,这里是达摩祖师造像遗址。由此处下去,进入废弃村落,沿着新修的路返回停车点。

找一张别人航拍的书册崖,三皇寨只有在野线能看到全貌,最适合无人机航拍,在景区步道只能窥见一部分,只可竖拍。

身在此山中,我拍不出少室山的秀美险峻,找一张航拍照片大家欣赏下,中间就是卓剑锋。

三皇寨特别适合飞无人机航拍,否则你眼睛能看到的壮美风景,怎么也拍不出来,照片都是半截山。

这是十几年前,我跟几个朋友反穿宝珠峰,俯瞰三皇寨禅院的照片。十几年前的宝珠峰跟现在不一样,难度大得多。那时候年轻胆大。大家没有积累足够的爬山经验,带好装备,最好不要轻易去嵩山难度很大的地方。爬山不是挑战自然,冲破极限,而是强健体魄,欣赏风景,知识积累。
如果,你热爱大自然,就爱到底,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垃圾。不在野外做饭抽烟,保护绿水青山。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不是我,是风……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