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阿里> 没在计划中的旅程,却刻骨铭心,记录我的阿里冈仁波齐转山

没在计划中的旅程,却刻骨铭心,记录我的阿里冈仁波齐转山
这一切都要从春节开始说起。今年春节是我第一次前往拉萨的旅行,这次旅行是我购买过最贵的单次火车票,第一次坐Z字头列车以及单程火车度过时间最长的一趟车,从广州终到拉萨的Z264次列车。这次旅行我没有做任何攻略与计划,只是因为去年的春节放假时间非常长,我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拉萨,当时我对前往高原的注意事项是一无所知,而且我作为一个懒人,在粗略计算成本后觉得报一个旅行团是最划算和省事的做法。我当时报名的是林芝+珠峰两个团,后面因为定日的突发事件,旅行社建议我把珠峰改成那曲圣像天门,然后把林芝的行程增加至来古冰川。我也是随他们,所以这个行程就变成了圣像天门+林芝。记得出发前旅行社多次告诫我有没有前往高海拔的经历以及注意事项等等,我是不知所以然,至少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我这次转山前一天。后面我就坐了53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拉萨,然后第二天直接到海拔超过5000的那根拉山口,以及宿在海拔4800的班戈县。我只在当晚有些轻微的头痛,后面这整个行程没有高原带给我的影响,去参观布达拉宫、徒步卡若拉冰川的台阶步道以及春节最后一天去徒步拉萨南山公园都像在深圳周末日常登山一样慢慢走就都走上去了。

春节。我第一次来西藏第一个近距离的景观:那根拉山口石碑
这次回来我就觉得我对高原的耐受性应该优于大部分平原生活的人,然后在上半年我在公众号看到今年五一的玉珠峰登山活动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活动,不过这次活动让我自己感受深刻,这是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事情,在这里我把它一并写下来,起码也是对自己再加深一次印象。这次我购买的火车票是Z230+K7601,我可以在西宁等待几个小时,我在出发前的状态不是很好,熬夜作息不规律导致我五一到达西宁站就出现指甲盖的红印,虽然我没有明显的高反症状,但我知道这是高反的体现了,后面就给自己留个心眼了。登山的前几天会在山下做一些拉练活动,我还是照着我春节旅游的心态,衣服也就随意的穿了,那天拉练回来我就觉得不对劲了,虽然自己是没发烧但肯定是受了寒气了,伴随着头痛就开始了,登山那天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这大部队连C1营地都没走到就下撤了,虽然后面领队有计划速登和第二天再出发的行程,但我考虑到自己的状态还是选择当晚离开返回格尔木。我现在觉得我这个决定是十分正确的。现在的我分析当时我那个状态即使走到C1营地,能不能在第二天睁开眼睛都是未知数,后面我去拉萨逗留了2天回到深圳就是重感冒持续了好几天才康复。所以五一虽然无缘玉珠峰但它给我的教训让我铭记在心,但我也在盘算着再挑战它一次,我在6月中下旬就早早地就联系了俱乐部,考虑到自身的情况,想着在平原多多锻炼拉练些时间,于是我把日程定在了8月10号到达格尔木。

五一期间拍摄的玉珠峰,乘车前往山下BC
我在7月中旬的时候向公司请假为了去登山的计划,我是个不会包装的人(也懒得包装),我也就实话实说,公司自然是不答应,那我就提离职,做到月底,当时想着距离到格尔木有着10天的空档时间总不能没有任何计划的躺尸到出发日再走飞机或铁路到格尔木,加上朋友在五一就叫我去他的家乡四川江油看看,我也因为五一的变化没有去成。我这次就规划了全程铁路的出行计划,刚好可以在8月10日到达格尔木火车站。我本来最期待的旅途是这一趟临客K4532,这是首趟走格库铁路的出疆车次,列车离开若羌米兰站后翻越阿尔金山展线来到中国最孤独的城市茫崖站,随后到达格尔木站。但后面随着我前往阿里这也就成了一个普通回忆。

全程铁路的计划,把照片横向放置是为了排版看上去紧凑
上图的车票几乎是在7月份火车发售的前15天购买和候补下去的。直到7月30号那天,登山俱乐部突然给我发了个信息说政府层面突然下发通知8月1日起关闭玉珠峰南坡的登山审批,我收到这个信息自然是晴天霹雳,我可是把工作辞了来二战玉珠峰的。但我还是具备一些心理素质,于是我在第二天31号我办完离职立马联系了我春节的旅行社问有没有阿里转山的行程,而且旅行社给我的回复是刚好11日拉萨出发有一个阿里中北线+转山12天的行程。当时我是计划看后续会不会解封以及把这个转山当作备选方案的,后面各大俱乐部公众号陆续发布信息,在短暂的思来想去还是做个决断,在31号购买了这张Z223的车票,当晚我就来到了深圳东火车站。

乘坐成局Z586到成都再到江油站,拍摄于深圳东站6站台,后面我还会再见到这趟车
因为这一次的突发变故,也让我心理上做了些调整,上面的火车票前几张连号的都打印自深圳东火车站,后面8月3日我坐上前往西宁的火车还没到广元手机就收到信息说第二天去茶卡的火车因为天气原因停运。这又是给我一次负面的打击,但并没有多大,我是对旅游没有什么执念的人,加上五一我也去过察尔汗盐湖,对茶卡盐湖本身也就没什么浓厚的兴趣,取消也无所谓,我也就换方案在西宁站下车前往塔尔寺。因为在西藏逛过这些藏地寺庙,加上我本身的**信仰对于佛寺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也就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西宁塔尔寺,这是一座藏传格鲁派寺院,但他多多少少融合了汉地寺院的面貌,在塔尔寺的旅程非常自然平和。当天在西宁市区的宗喀大慈弘觉寺更是难能可贵的见到藏传**各派系开山祖师的塑像。这是使我倍受震撼的一个地方。我也是更加感激火车的停运能让我在西宁留下如此深刻的记忆。所以后面我更加顺其自然地去面对我接下来的行程,做好防范工作直到转山开始的到来。

因为从西宁上车实在买不到卧铺票,哪怕是提前15天也只有这趟龟速的K365次列车,这是这个区间最慢的一趟车而且是硬座历时21个小时,即使这趟车走兰新客专也比那些弯弯绕走老兰新线的车还慢,好在我的位置是靠窗的趴着睡到第二天天亮列车还停靠柳园南站还没出甘肃,后面列车在吐鲁番北站驶出的大河沿站(后面乌局直特Z6516亦在此换向前往库尔勒)待避时看着早上六点才停站西宁的成局Z586套跑的Z509次列车超过我们还早一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那感受别提多郁闷了。后面的旅行就不在此展开描述,再附一张K4532过阿尔金山无人区的壮观场面(我也有条轨迹记录了列车在阿尔金山的过程)。

我10日在格尔木逗留了一个白天就再次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旅途,也在此购买了一些后面需要的食物。这我也是第二次来到格尔木,五一期间纯粹是来登山的集合地加之登山未果匆匆返回次日就前往拉萨,我并没有去浏览参观过这个城市,值此空档之际,我也浏览了这个城市的一些风光。抛开任何立场角度致敬那些建设青藏公路与铁路的先驱。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张昆仑山地质博物馆的画像。随后我再次前往格尔木站。在傍晚进入黑夜前,列车行驶在西大滩外的青藏铁路,在车厢内眺望着远处的玉珠峰,内心还是百感交集,列车驶过望昆展线后随即我就睡去了。再怎么苦恼与不甘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的终点是拉萨。

拍摄于:格尔木昆仑山地质博物馆
区别于徒步的精简旅行团会把游客按舒适且快速的旅程运载至阿里普兰塔钦不同,我这次来到拉萨后先游览羊卓雍错和卡罗拉冰川满拉水库(水库中里有百年前藏人阻击英军时的碉堡遗址)到日喀则,前往定日珠峰大本营,再到萨嘎县,然后再出发到塔钦,也就是说到塔钦的时间大概就在下午了,当时我搜罗了参考的轨迹觉得下午才到达塔钦不太合理。和师傅商量最后师傅也答应尽可能的快速把当时的“我们”拉到塔钦。毕竟在高原行动多多少少是比平原更加迟缓些,后面我觉得是多虑了。

到日喀则后参观的扎什伦布寺,圆了我春节的愿望
这次旅程在前往珠峰大本营参观的旅途实际上是一个雷区,只要稍微对高原有所了解就要警惕高原的气候是多变的,我们一行在到达珠峰景区售票厅的时候还是蓝天白云能见阳光的,后面再往里进前往扎西宗镇就开始变天了,乘坐景区车辆的时候就下了场暴雨,最后到景区游览也就是匆匆忙忙打开拍照的事情,我倒是对那些写着珠峰的石碑没多大兴趣。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绒布寺里参观,这不光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寺院,也是一座宁玛派的寺院,里面供奉了**镀金的莲花生大师像,我自然也是恭敬礼拜一番,至于外面刮风下雨寒冷,在寺院内参观还是暖和的。后面快步前进去拍一下那几块石碑也就往回走了,那时候又下大雨了,好在我这身冲锋衣是防水的,受点潮回去开个热空调晾起来就好了。

绒布寺,当时已经开始下起小雨
要知道这是我的身体素质。我不是在吹嘘自己多牛皮,只是表达一个刻观事实。因为我今年算是频繁的来过高原,相对的我的耐受性是比其他队友要强的,加上我也做好了保暖措施。即使这样,我在转山出发前一天在萨嘎住宿也能感受到那种受凉带来的异常感觉,当然比我五月在玉珠峰下要轻微的多。毕竟人到高海拔免疫力都是会降低的,好在磕些药第二天坐车上全程吸氧气到转山的起点状态是良好的。但我的队友就遭殃了,这也是我开头为什么说我对高原反应是不以为然的一个原因,我原以为这些高原症状会离我比较远,因为之前不管是我还是队员,只要身体素质还过得去,都没有较大的反应。唯一在浏览视频看到一位UP在攀登雪山等待时由于免疫力降低导致的肺部感染最后导致肺水肿,但想着人家那是7K多米的地方,我们这种4500的海拔应该是没啥大事情的。

前往萨嘎路途中的佩枯错
但我错了,非常大的错误!当我们一行到达萨嘎住宿当晚并没有发生事情,但我和我队友住宿的旅馆是便宜些没有氧气的。记得那天我们离开扎西宗镇中途一些景点时,队友还对我说,今天不冷你怎么还穿这么多衣服,我也就随意应了句看他只有两件单衣加上他前日在大本营背了氧气罐但没吸氧和淋雨受潮。于是在当晚2点钟时,队友喊我起来摊一张面巾纸给我看,上面泛着一些红色,我立马就联想到之前看过的那个网络视频,随即我询问有啥症状队友回复说侧身一边时喉咙会有冒泡的感受。当时我也就没了睡意,这已经是轻度的感染肺水肿!我原以为这些高原症状是离我很远的,想着自己即使五月受凉了也不过头晕咳嗽几天,也能熬过去。当一张泛着血丝的面巾纸摊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那感受别提有多大了。于是这位转山的队友也就离开了我们。这带给我非常大的心理冲击。在日喀则萨嘎县这地方,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那是很麻烦的事情。后面司机就说要不是看他有着两瓶氧气,都没人敢拉他回拉萨治病!我就是在这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中来到了阿里地区普兰县塔钦镇。

转山出发前远望玛旁雍错,都没心情看
在转山前出了这种事情,加上我也要为自己考量,这一天早上是压根没什么心情看风景,我就是在吸氧与睡觉中来到了景区门口,几乎是迷糊中买了门票就带着睡意开始了转山徒步,当时我划拉两步路上的轨迹大多都是早上出发然后到傍晚时分才走到芝热寺的,我即便算上阿里的时差也就是10点天黑,我都没那个底气觉得我能在完全黑天前到达芝热寺,加上云图显示14日这一片区还有不少的降雨。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加上我自己本身没什么毛病,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好了,因为下雨和气温低的原因,我带着滑雪手套,基本也就没有掏出手机拍照的时间,而且阴雨天气根本别指望日照金山,能到芝热寺我就阿弥陀佛感谢神山庇佑了。

来到经幡广场前的拍摄,已经下过一场雨了
出发后,我还是客观的分析了自己的身体素质,首先我的负重强度不大,加上我没有高反的症状,且到芝热寺虽然是爬升400米,但摊在20公里的路程中那是微乎其微,经过经幡广场时一位虔诚的藏民朝着经幡与神山的方向恭敬礼拜,我也依葫芦画瓢礼拜一遍,毕竟怀着虔诚心礼拜也没什么坏处。我能在卡罗拉冰川那个超过5K海拔的地方按照平原时的状态爬楼梯,自然这一路也就和平时徒步走平路的状态是差不多的,后面确实如此,我都没有掏出手机去看我走到哪里后,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芝热寺的字样我就知道今天快完事了,那时候还没到9点,虽然是阴天飘着些雨花,起码距离天黑还是有些时间的,后面我就来到了我预定好的民宿位置歇息。第一天耗时五个半小时结束。

中途观望礼拜神山
第二天要开始翻越垭口了,这里有个插曲,在凌晨4点左右,有辆带警示灯的车来我们民宿里拉人,因为晚上睡前那位女士就已经蔫了吧唧的。后来就知道是昨晚那位女士身体不适,她的队友给她叫的救援,我只能说这种地方能叫到救援带你出去的都算是命大的了,了解到的信息就是她第一天来到芝热寺都是队友各种给她背负重甚至后面背她才上来到的芝热寺。我只能说这是何苦呢,后面浏览XHS的内容都不乏能看到永远留在这条路上的人。毕竟这个地方不是常规户外徒步!

这里是离开天葬台后已经爬升了一段距离,大约海拔5300米
早上6点天还没亮的时候就陆陆续续一些头戴射灯的人们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我那时候还躺在带炉子的民宿里睡着,一直睡到7点多时分,才起来喝水吃补给,刚起床一口热水加一条板蓝根瞬间就来能量了。在吃些杂七杂八的食物,大约在8点左右我就出发了,来到天葬台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多困难,坡度是比第一天大一些,也没什么难度,今天可比昨天热闹多了,因为政策开放的关系,这一路上到处是尼泊尔印度人群,而且这些人大多还要骑马过垭口的。简直了,上个垭口还要排队的,这感受是真的不好,而且到处是马粪的气味。这信仰也不虔诚啊

慢慢开始向上爬升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坡度与海拔带来的身体机能的降低,基本上走上几步必须要喘口气,加上我连个铁皮罐的压缩空气也不带,歇息的时间要比那些带了这些小罐的人们要累些,所以后面的速度我也明显降下来了。这里倒也没消耗太大的体能我就来到了此次转山的最高点:卓玛拉垭口。

在这里还有个老哥在这里售卖纪念徽章,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自己来过就行,他有一条横幅可以拉着拍一张纪念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也与这位老哥简短了闲聊了几句,似乎都忘记了这里的海拔超过了5600米!

随后就是下山的道路了,这里还能看到慈悲湖的景色,有几个大哥还特地走到下面湖边上去,我是没那个体力再这么搞一下,毕竟到湖这里已经11点半了。要不是这几天气温比较高,不然这个地方大多时候都是结冰的状态,包括路面都是积雪,只能说我第二天这天气算是很好了,后面我下不动地丁后就摘了手套了。

慈悲湖
从慈悲湖下去后有个小陡坡,然后走一段路会有个大陡坡之后就来到了不动地丁,这一段在轨迹上都是比较陡的一段,下脚要稳,防止打滑,来到不动地丁后。后面也就没什么危险的陡坡了,只是在这一长段几乎感觉不到下坡的路途中给你来一段小的上坡是比较折磨人的加上我鞋子本来就是便宜买的,第一次出去外面造就是去年清明节在韶关爬船底顶罗新线,这都过了一年多了,鞋底都磨平了,以至于最后我看到玛旁雍错的时候双脚底都是水泡。不过因为这第二天是下山而且有了第一天的预期感受,我也能有限的分配些时间。于是我就来到这路上的尊追寺,里面有米拉日巴大师修炼过的神通洞,前一天因为赶时间在芝热寺前面却没缘分进去看看,这里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不能错过了。





即便是拍照一般的手机都能如此体现此地之美
随着海拔渐渐的下降,听着一旁河流的潺潺水声,逐渐也就能远望到远处的玛旁雍错,这也就说明这一次转山的路程就要接近尾声了,我走到这里的时候体能到没消耗什么,就是这双鞋算是完成使命了,这个鞋底基本上是废了,但我还没到终点呐,咬牙也得忍着痛给走出去。后面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快到出口的时候进出车辆都开始涌现,这天又是干燥的大太阳天。只要车子走过必定尘土飞扬,我带上头巾把衣服拉起来都不管用,以至于我行程结束了后面几天一直咳嗽。这算是这趟转山最后的磨难吧。

比昨天还要远的远观玛旁雍错
从能见到玛旁雍错到玛旁雍错的平面几乎不可见为止,就能见到塔钦镇的建筑,后面走到圣徒驿站可以领一个转山证书。因为我是从景区门口出发的,所以再咬牙走到昨天出发的景区门口,那感觉能有张椅子坐下来真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至此我这个分两段,历时15时30分的冈仁波齐转山完结!

这是5月8日回程拍的布达拉宫
最后做个总结。我这次转山的缘起是我要二战玉珠峰,但与之无缘,才来到了阿里,也是我最后踏足的西藏地界,这也是我目前唯一走过所有地级市的一个省份。真没想到居然是西藏!我依然记得春节在布达拉宫广场前认识一朋友说的一句话:我来到西藏才让我感受到一个民族能有这么坚固虔诚的信仰!相信带着真正信仰来到这里的人是感同身受的,而不是被那些腌臜的马粪味道冲昏了头脑。冈仁波齐不是单纯的徒步运动,即便我结束了这趟行程,我也是搜罗其中注意或没注意的细节,去了解他的典故,才更加引人入胜,而不是跟风随着网络浮躁的跟风运动。结束了转山不是意味着结束,而是这里带与人们思想上的点拨与启发。再着说下个人安全的事情,毕竟这是高原,个人身体素质要有数,我这一路不乏听司机大哥说他之前遇到的林林总总,无非就是觉得自己人定胜天,然后各种悲剧收场,来西藏可不是现代的人定胜天,这里遵循的是**时代的人定胜天!
值此有感而发,记录我今年8月14日15的阿里冈仁波齐转山。有缘再会!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3456789-12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