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克德:金黄暴击,意外心动!
老实说,我是瞧不上孟克德的。

我所憧憬的新疆,
是喀纳斯、喀拉峻的限定美艳,
▼

喀拉峻草原。图/凉爽
更是乌孙、狼塔、博格达的荒野挑战。
▼

乌孙天堂湖。图/凉爽
▼

博格达途中。图/熊猫
但现在,
我必须郑重地
在这个老实的陈述前面加上一句限定语
——“原本”。

“平平无奇”孟克德?
西汉初年,原居河西走廊敦煌一带的乌孙族因匈奴诱逼西迁,沿着一条秘密通道进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此中一段便是孟克德古道。
在给大家梳理新疆线路时,我也曾整理过孟克德:《走遍新疆这些地方,是我对户外最美的想象》

图/队友
“孟克德(孟克特)古道位于中天山博罗科努山最东段,北坡孕育有古尔图河、奎屯河;南坡是喀什河水系的重要补给水源,以及有“百里画廊”美誉的唐布拉百里牧场。
徒步路线:独山子 217 国道—乌兰萨德克河谷-天湖—门克廷达坂—孟克德河谷—唐布拉大草原 时间:4~5 天 全程:约 70 公里 推荐时节:6~10 月
整个孟克德古道在逆奎屯河而上右侧,徒步其中,逆奎屯河而上,沿着狭长的“V”型河谷通道穿行,沟岭相连,山峡、飞瀑、森林、草场、温泉、冰川、古道等多层次景观蜂拥而来,风景壮丽秀美,却鲜为人知。”

孟克德天堂湖。图/凉爽
但你也知道,“风景如画”、“鲜为人知”这种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修饰词和难以分辨真假的精美图片,跟“帅哥美女”一样都被用烂了,很难激起热切的、具体的渴望。
相对于其他线路的个性分明,孟克德像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家伙。
人们交口相传,说他很好,但“是个好人”,往往是“并未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直到因为工作安排,成行与否反反复复,终究还是去了。
因为疫情,退到只剩12位队友。领队涡轮、大熊加上我,1:4的超标准领队配置,加之孟克德“新疆入门级徒步线路”的固有属性,这大概是一趟轻松而无趣的旅程吧,我想。
事实,恰恰相反。
累,是与新疆线路交锋的初体验。
一早从乌鲁木齐集合酒店附近出发直奔火车站,乘城际列车近12点抵达奎屯。扛着大驮包在火车站奔走候车时,我才真切体会到“轻松”的奢侈(ps:火车站有小红帽行李服务,车站内15块直接给行李提前送到指定列车位置,后来乌孙赶车时果断请了)。

赶上疫情防控,在奎屯又是一番查验身份和现场核酸的折腾,之后在火车站换成小车直奔原定徒步起点——海拔1750米的217 国道 约634 公里处。
百余公里的车程中, 一半多行驶在传说中的“独库公路”。
道路沿着峡谷曲线,于群山之中蜿蜒向前。
灰褐色的裸露山石衬着阴沉的天空,愈发显出一股子凌厉来,让人似乎只敢屏住呼吸,定睛循着道路的方向。
明明已经驶过了很长距离,眼睛却辨不出一点区别来。
像是掉进了天山的峡谷迷宫,想突围却又莫名沉浸于这种眩晕之中。
魂牵梦萦之地就这么赤裸裸出现在眼前,终究难免让人有些小激动,于孟克德,也多了一些会见前的好感。

直到……车子离开独库公路主路,沿一段土石路段下行百米,来到一个稍平整的平台处。大家正预备卸下行李开始徒步,却突然被一位工作人员拦住。
他是附近乌兰诺尔森林管护站新近上任的年轻站长。
惯例全不管,道理不必讲,关系没有用……
一句话,死活不让进。
意外暴击。
峡谷底,奎屯河水流奔涌激荡,水边斜坡上的徒步路径清晰可见,却又如此遥远。
时间一点点流逝,从下午到傍晚,多方协调无果,周边其他地方切入又太危险,小分队和另一只穿越队伍集体决定临时改反穿!

孟克德徒步途中。图/凉爽
好的,我收回孟克德“平平无奇”的论断。
动荡,成了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这,很户外。


百里画廊初相遇……


图/乌木
据说上世纪 70年代中,孟克德古道处曾修建了国防战备公路,原本作为独库公路伊犁段的一部分,后因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被废弃,改道不远处,是为今日的独库公路。
孟克德因此躲过了往来喧嚣,藏起一份隐秘之美。
因着修路,168名战士曾在这片土地献出年轻的生命。如今踏足其上,便觉多了一份厚重。

图/队友
温泉营地旁确有温泉,只是泉水并不大,有老奶奶把守收费。约2.5公里处还有孟克德湖,抵达当天时间已晚,匆忙扎营便罢。
折腾了一天,由于改线临时协调人员和马匹车辆,本就多了额外开支,晚上歇息时以为总算安定下来了……
不料半夜又来了一波工作人员,一上来就是不准扎营的主人家气势,一副大义凌然的模样,似乎下一秒钟就要叫人来把我们集体抬出去了,谁知说着说着话锋一转,
“那你们交罚款吧!”
得,终于说到了重点。

图/队友

天湖之畔,惊鸿一瞥
正式的徒步从第二天翻越门克廷达坂开始。
3500 米的海拔、平缓的上坡加之舒适晴朗的天气,是日的门克廷达坂算不得挑战。




图/乌木

图/乌木

图/乌木
或许是因为有了“老实人”的预设,天湖便于意料之外愈发显得浪漫。
逐溪而下,徒步11公里,海拔下降400米,没了赶路和艰险,徒步在此回归休闲,不到傍晚便能抵达天湖。

图/队友响当当

图/走8


图/走8
营地位于湖边小树林中,乱晃时看见队伍里的陈哥在帐篷外写日记,阳光忽明忽暗,黄叶在风中翻飞,溪流在不远处响着……
这么和谐的景象,比现在流行的野奢摆拍可动人多了,于是赶紧抓拍了一张。
有时间的话,在这里懒懒呆上一天,煮茶看书,想来也是很舒适。
若是恰好约了朋友,对月清谈,看月光如水般在山尖流动,更是人间理想。

半夜风起,从小伙伴处饮茶回帐,头灯半天找不到,一出天幕才蓦然发现圆月高悬,还要什么头灯?
整个营地都被这“天灯”点亮……
我极想找个完美的角度拍下这清冷动人的景象来,然而一想到大熊说在昨夜营地看见了狼便心里发颤,一钻进帐篷就只敢露出个头来,痴痴看了半晌。

图/乌木

来,在金黄的秋风里沉醉啊!
年轻时武侠看太多,总会留下些脑子放空、天马行空的“后遗症”。
比如昨夜圆月高悬,明朗如昼,总让人疑心山巅树影之间会不会蓦然闪过一道刀光?

比如穿行河谷苦杨林中,满目金黄,风驻如画;风动则叶落簌簌有声,仿佛有侠女御风而来。
那女子必定一袭红衣,清冷若秋风……

都说户外如江湖,大抵因为有些场景的确会让人一眼心动,继而搅起所有沉睡的思绪,让本我冲破一切桎梏,在片刻之间体验到幻想中江湖侠客般的轻盈和自由。
于我而言,美的地方很多,能触发这种感觉的却是难得。

图/乌木

图/乌木
前两日徒步中已见一些林木由绿转黄,但不过普通秋色,无什特别。
溪流两岸的景象倒是印象颇深——浅水如碧,阳光洒落,树影明暗交叠……只是这景象太多梦幻,像一个一触即破的五彩泡泡。
美则美矣,却让人生出一份疏离。

图/乌木

图/乌木
继续走。
从天湖营地出发,经一片较为难走的滑石区,告别天湖,沿着乌兰萨德克沟一路缓下直到苦杨林营地。
当日徒步约徒步 13 km,下降 300 m。
惊喜一点点逼近。
没有高海拔和垭口的辛苦,于我而言,(如果不是鞋子不给力,脚底打了三个泡,)每一步都格外轻松舒畅。

图/乌木

图/乌木
从身侧河谷中逐渐增多的大片金黄树影,到完全走进苦杨林中,被满世界的金黄色立体包裹……孟克德以逐渐加浓的秋日温情,融化了我对它的冷漠。
在心动于十一月的北平、十月的额济纳胡杨林之前,九月的孟克德已然捷足先登,让我在广东的长夏之外,遇见秋色最绝的样子。

图/队友

图/乌木
如此,终点亦是起点。

图/队友陈哥

图/乌木

一些你必须知晓的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叫我乌木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