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西安> 三年登了三次那玛峰后,那些在山中知道的事儿~

三年登了三次那玛峰后,那些在山中知道的事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三年登了三次那玛峰后,那些在山中知道的事儿~

2024-05-30 20:05:04 12565

前一段在日喀则的时候,我在酒店边收拾登山的装备,边听播客,听到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不断的失控,好的人生就是精准的失控。


当时我想写一写三年三次登了那玛峰登山的故事,所以脑子一动便有了这个故事,其实登山是一件容错率很低且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和计划的事。

而最后的登顶成功就像所谓的“精准失控”,有点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第一次自主那玛峰/2022年


在日喀则看着摊在床上的装备,朋友开玩笑说:床在小一点都承接不住我的爱好



第一次:自主登上了那玛峰

2022年11月第一次去那玛峰是自主攀登,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自己登上一座5000米的雪山。

那个时候还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家一支小队伍聚在成都,包车前往子梅村,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包的车坏了,大家看着远处的贡嘎雪山等待替换的车。

远处的贡嘎雪山


当从子梅村重装背着十几公斤呼哧带喘的累个半死顺利的登顶了之后,看着晨曦中五彩的山顶,感觉到一种茫然的美。下山时队友浪子体力透支,从C1陪着走到大本营,再走下去要走到半夜了,正好在大本营找了一匹马队友骑回了子梅村,我走在回村的路上,晚上天黑了9点多也到了村里~

当时走在回村的路上想,登顶的时光是唯一的,山下的时光才是漫长的常态,但自己还是会尽力用自己的精力,体力,时间和激情去追逐山顶唯一的时光。

这就是第一次登上那玛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也很开心虽然很累,但最开心的还是跟最后的队友一起安全的下山回到了村里。

浪子拍的登顶的我和队友


嗯,登山包是真大


总之,第一次自主登山成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第二次:带人登顶了那玛峰

如果说第一次是自主攀登的话,那么第二次攀登那玛峰则是比较客观的,2023年五一的时候我第一次作为高山向导帮探险公司带人去登顶了那玛峰。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奇妙在于你自己登山是只要搞定路线和照顾好自己的就够了,而当工作人员你则需要再高山上照顾好客户的衣食住行,并且在安全且队员能力范围之内带他/她登顶,然后下撤,而照顾自己则包含在照顾队员里面的一层。

2023年5月第二次那玛峰


当然有了商业的保障之后,向导带领登顶那玛峰则好像有了一条无形的路,登顶的路线难点,户外的风险都被规避和降低。

带领的队员在出发前准备好天气和环境所需要的装备,正常的运动习惯和体能储备的情况下登顶是极大概率的事情(除非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以及不可抗拒因素)。

而第一次当向导登顶那玛峰,我带领三位队员登顶了并且带相机留下了美丽的风景。

背着相机和绳子第二次登顶了那玛峰


相机里略带粉红的日照金山


当然,我也完全的经历了两种登山方式,青涩的阿尔卑斯式和成熟的喜马拉雅向导式,同一座山,两种方式两种感受。

2023年五一那玛峰登顶瞬间,从这个角度看起来还是很陡的


当时站在这个山包看着C1营地,一定想了不少

第三次:还是向导没有登顶

第三次的那玛峰可以说是偶然的,当时我正在西藏自驾丙察察的路上,有一天向导小北说,木木有没有时间来帮我带一期队,而且可以去乌库楚(另外一座5000米技术型雪山)。

当时心心念的乌库楚,但没想到后来又变成了那玛峰,命中注定啊


雪山上有纯白的概念


当时一看五一劳动节又是各个雪山都缺向导的时候

冲着乌库楚的诱惑我就去了,谁知,临近进山的前两天,小北跟我说乌库楚人太少了,取消了。所以就又变成了那玛峰了。我一想,机票都定了反正也没得选就顺其自然吧。

在子梅村准备上大本营,那玛峰向导小白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就这样2024年五一第三次去了那玛峰,当向导,心中笃定以为能顺利的登顶的山,

却没想到,我们冲顶那天是那玛峰历史上人最多的一天,将近300人冲顶,因为暴雪加上恶劣天气,登顶那天最高竟然只到了海拔5200米处,全天300人没有一人登顶。


虽然前队有人踩雪,但雪到腰了,根本踩不动

而我们的队伍下撤到营地后,有一名队员已经体力透支严重,因为马夫要牵马驼运物资,所以我们有一个向导牵着马从C1一路摔了好几跤才带队员和马走到了大本营。

因为下雪下山的路异常泥泞,当我和狐狸(另外一个向导)走路下到大本营的时候,已经累傻了,向导在海拔4000多的地方干活,体力消耗太大了。

一堆驼包和累傻的狐狸和我,当然也看到了壮美的日照金山


当看到我们的马驼着下雨后洒满泥的驼包到达大本营后,我和狐狸俩人都傻眼了,这怎么搞啊,,这么脏,休息了一下缓了过来后,便继续干活了,

这便是第三次的那玛峰~我把户外向导干的工作又叫做/高山民工。

当三年登了三次那玛峰之后,那些在山中知道的事儿:

第一:自主登山没有保障比有保障的商业登山要累的多,你只需要知道照顾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就是其余的,你能帮助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都是幸运的。

第二:登顶所需要具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登顶也只是唯一的时光,因为下山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登山要趁早,不只是年纪大了登不上去,还有可能会经历300人登一座山都上不去的“大众窘状”。

第三:有钱的情况下报靠谱的商业队,没钱想自主的情况下就好好练体能,查线路信息,找强的队友,好好准备装备,不要想着偷懒,因为会“加倍返还”。

登顶只是一半,可能还不到一半,因为更多的问题的在登顶之后和下撤的时候发生的。

第四:高山向导或高山协作只是表面上听起来高大上的标签,可能高山听着比较高级,但真正在山里干的活除了带路,检查装备,保证安全登顶外,还要做:在山上做饭,建设营地,收拾装备,打扫卫生,洗碗挑水,牵牦牛,拍照摄影,帮队员解决出现的问题。

已经三年登了三次那玛峰了,说不准还有第四次呢~


—木木—

11年职业高山领队/户外游民

绿色红河优秀志愿者
中国登山协会高级户外指导员
领攀 /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教练
美国全球野外医学协会高级救护员WFR
国家地质修路勘察保障员

合作品牌:

HIGHROCK天石(高山羽绒系列赞助KOL)

OUNCE遨游仕 遨游中国(赞助KOL)

KAILAS凯乐石(广告合作)

JackWolfskin 狼爪(广告合作)

COROS高驰 (广告合作) GARMIN 佳明(广告合作)HUAWEI 华为(广告合作)

MEIZU魅族手机(户外场景影像拍摄)

MILLET觅乐VAUDE沃德NEWS纽石.....

~有意向合作的品牌可以联系我~

户外经历

2012年至今十一年(西藏长期居住3年)

速攀玉珠峰,参与国内首期狼塔C+V线的户外探险领队培训(助教),前往过西藏21条冰川,自主登顶康团次玛峰

徒步路线:

狼塔C+V, 希夏邦马南坡+北坡大本营, 尼泊尔EBC, ACT, 梅里东南坡,扎尕那, 贡嘎环线, 稻城亚丁洛克线, 墨脱徒步, 怒江河谷路线, 雨崩,九湖一山, 库拉岗日, 太白山, 冈仁波齐转山, 冈仁波齐5850

高山经验:

卓木拉日康峰,康团次玛峰,玉珠峰,那玛峰,乌库楚,雪莲峰,四姑娘山大峰二峰

旅行经历:

2012年至今,足迹遍布中国西北,西南及国内百分之90以上高原第三极地区,三江源,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


谢谢你听我讲故事,如果你也对我感兴趣

vx:1414734316

59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木木 -Tibet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木木 -Tibet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